由于人口減少,日本一些地方文化活動陷入難以傳承的困境。日本《每日新聞》對47個都道府縣的政府進行了調查,結果顯示,有31個都道府縣包括祭典節慶在內的102項傳統文化活動因后繼無人,已被取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格,或處于暫?;顒訝顟B。
據《每日新聞》11日報道,日本國家和地方政府會將特別有價值的傳統祭典等文化活動指定為“文化遺產”并進行保護。自1975年設立“指定文化遺產”制度以來,有9項活動因人手短缺或難以傳承被取消文化遺產資格,如千葉縣已失傳的“伊能歌舞伎”。此外,有93項傳統祭典雖被保留了“指定文化遺產”資格但無法舉辦慶典活動,因而處于暫?;顒訝顟B,其中多數在2000年以后被暫停。從數量上看,熊本縣暫停的項目最多,達11項。受訪者稱,暫停的主要原因是少子化和人口流失,尤其是隨著年輕人外出求學或工作,難以培養長久的年輕一代接班人。此外,活動還缺乏資金支持。
不過,日本各都道府縣仍在積極嘗試維系祭典活動。例如在日本茨城縣潮來市8月舉行的潮來囃子祭典活動中,“五丁目區”山車隊伍里的演奏樂隊有41名成員,其中只有三四個人是五丁目當地居民,其他人大部分是從周邊縣市前來支援的演奏人員。在同樣存在人員短缺問題的周邊地區,舉行祭典活動時演奏人員也會互相“出差支援”。潮來地區官員表示,盡管面臨人手和資金短缺等挑戰,仍希望能將傳統傳承下去。
日本國學院大學民俗學教授小林稔認為,指定文化遺產制度對保護日本傳統文化起到積極作用,因為它讓地區有了保護遺產的動力。但由于傳統祭典節慶大多由日本老年人主導,代際差距導致年輕人難以融入其中,祭典傳承面臨挑戰。因此,小林表示,通過代際間的對話來彌合差距尤為重要。他還表示祭典“消失”的原因還涉及多種因素,除資金不足、人口減少和少子化等原因外,在社會觀念轉變方面,近年日本社會開始出現“為何一些地區不允許女性參與某些傳統活動”的質疑聲。
此外,面對人口減少的趨勢,許多地區需要在繼續舉辦或停辦祭典之間作出艱難抉擇,外界對此也有不同的意見和爭論。對此,小林表示,祭典的存續應由當地居民自主決定,而不應受外界干預。
大眾會務集團24小時服務熱線:0531-83197678 13325136177